中国古代小学 中学 大学 都学什么课程?能具体说明更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19:01:33
中国古代小学 中学 大学 都学什么课程?能具体说明更好

中国古代小学 中学 大学 都学什么课程?能具体说明更好
中国古代小学 中学 大学 都学什么课程?能具体说明更好

中国古代小学 中学 大学 都学什么课程?能具体说明更好
只有小学和大学没有中学 高中的
  古代有小学、大学之分.大学以诗书礼乐为学习内容,而小学则以文字训诂为教授内容,故小学成为文字学的别称.《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可见,小学是古代学生的基础教育,对小学的掌握程度,将影响着一个人后来学问的发展.
  我们在解读《大学》这本经典时,已于前文说到了《学记》中的一些古代教育的情况,这里不妨再来看看我国古代的大学与小学是怎样一回事.
  现代人先读小学,而后是中学,然后是大学.古代人也是先读小学,然后就进入大(太)学,那时还没有中学这一概念,也没有这一级学校.
  有记载显示,我国在夏代已经出现了正式的学校.《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
  这虽仅短短67个字,内容却非常丰富,此为之解读:
  1.历史起源与沿革.学校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夏代.其沿革,则是夏、商、周三代在兴办学校这方面延续不断.
  2.名称与含义.虽然这三代都设学校,但是名称不一.夏以“校”为名,是“教”的意思.殷以“序”为名,是“射”的意思.周以“庠”为名,是“养”的意思.虽然称名不一,但是实质都是教导、教育、教化的意思.王念孙《广雅疏证》:“庠训为养,序训为射,皆是教导之名.”
  3.学校的级别.“庠”、“序”、“校”都用作乡里学校的名称,也就是都是地方性学校.“学则三代共之”,此“学”就是指“大学”,意思是至于大学,三代都一样称为“学”.
  4.学校的性质与任务.三代是一以贯之的,就是通过学习教养来“明人伦”,使人伦彰显明白.什么叫“人伦”?就是人际关系的伦理准则.古人以为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种关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不可变革的,而处理这五种关系又必须依循一定的准则,所以就称为“人伦”、“伦常”.比如《孟子·滕文公上》说:人之所以是人,是有其为人之道的,如果吃饱了,穿暖了,住安逸了,却没有受教育,那么就近于禽兽.当初圣人就忧虑到这一点,便由契来作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此句话出自《孟子》)
  5.明人伦的作用与价值.其一,如果社会的上层,比如诸侯、卿大夫都明白了人伦,那么下层的民众就会和谐团结.这就构成一个和谐社会.其二,如果有圣王兴起的话,就必定会前来学习效法,这便成为了圣王的老师了.虽然后面这句话是针对滕文公说的,但是同样彰显出“明人伦”的重要的普遍的价值.如朱熹《孟子集注》:“滕国褊小,虽行仁政,未必能兴王业;然则为王者师,则虽不有天下,而其泽亦足以及天下矣.”
  我们再说说古代小学,这是指对儿童、少年进行初等教育的学校.西周时就有小学,在此前称为下庠、西序、左序.此后名称也不一.官学比如有四门小学、内小学,私学有书馆、乡塾等.
  “小学”也有故事.因为儿童于小学阶段先要学识字写字等,所以汉代就把文字学称为“小学”.比如《汉书·艺文志》就曾收录字书《苍颉》、《凡将》等“凡小学十家四十五篇”.后来“小学”作为语言学的名词,其内涵也在扩大.比如魏晋之后,随着韵书的出现,音韵学也归入了“小学”.唐代以后,训诂学也归入了“小学”.“小学”成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总称,一直沿用到清末.国学大师章炳麟认为“小学”之名称不确切,主张改称语言文字之学.“小学”是一门艰深的传统学问,要精通它绝非易事.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就说到当初在日本时,国学大师章太炎就给他教授过语言文字学,“太炎先生曾教我小学”.
  再稍微具体地看一下古代小学、大学的一些情况也很有意趣.
  《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又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
  《白虎通》:“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是也.”
  《尚书大传》:“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学,见小节而履小义.二十而入大学,见大节而践大义.此世子入学之期限也.”《尚书大传》又云:“十五年入小学,十八入大学者,谓诸子性晚成者,至十五入小学;其早成者,十八入大学.”
  综合这些文献里面的历史信息,有几点可说:
  1.入小学的年龄大体在8岁,而一些特殊人物至13岁才入小学,甚至一些天性比较晚成的人,也就是智力开发比较晚的,15岁才进小学.
  2.入大学的年龄大体在15岁,而一些特殊的人物至20岁才进大学.
  3.小学学习的内容,如朱熹《大学章句序》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此有译文,可参见后文《朱熹〈大学章句〉译介》.
  4.大学学习的内容不一样了,从学“见小节而履小义”至于“见大节而践大义”了.如朱熹所说:“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小学是“见小节而履小义”.大学就是教育成人“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这就是“大节”、“大义”,而且不仅要“见”,还要“践”.《大学》就是这样的经典.
  我们再来看看地下出土的甲骨文给我们提供的信息.
  甲骨文有“学”字,其中有一个字的字形的结构含有三方面的意思:一是有算筹交错的形式,表明了学的内容;二是还有一部分结构,表明了教与学的活动;三是另有一部分结构表示房屋,说明教学要有一定的场所.毛锐礼说:“我国古代学之名,自商开始”,据对甲骨卜辞考证,“所见商代的‘学’已包含了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学校教育成型的标志”,“商朝学校已有大学、小学之分,古籍对此多有记载,如《礼记·明堂位》:‘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等等.重要的是近年来在甲骨卜辞中已经发现了‘大学’和‘庠’(小学范围的学校名称),进一步证明商代学校已分为两级施教.”(毛锐礼《中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这些古代的文献以及地下出土的材料,双重地告诉后人我国古代教育的悠久历史以及多元的信息.
  关于“大学”与“小学”,朱熹有很多自己的认识与理念.
  朱熹的《大学章句》,于淳熙十六年(1189年)改定,还有《大学或问》作于此年.读他的《大学章句》,特别是序言,可以了解他关于大学的一些理念,而关于小学,朱熹也极端重视.
  朱熹曾编纂有以道德教育为主的儿童教本.淳熙十四年(1187年),朱熹编成《小学》六卷,教育儿童以“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其中《内篇》有:《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外篇》有:《嘉言》、《善行》.搜辑经史子集32家386条相关内容.又作有《小学题辞》,载于《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
  朱熹说:“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于大学,则无以察夫义理,惜诸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今使幼学之士,必先有以自尽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习惯.俟(sS,等待)其既长,而后进乎明德、新民,以止于至善,是乃次第之当然,又何为不可哉?”
  这是说,小学与大学,固然有所不同,然而从为学之道来说,则是一致的.因此当其幼小的时候,不学习小学,那么就不能收拢他的放纵之心,培养他的德性,而作为大学的根基根本.等到他长大了,如果不进于大学,那么就不能考察义理,施行到各事业中去,而收取小学的成功.对于幼学之士,必定先尽量地让他学会洒水、扫地、待人、接物等事情,做好礼、乐、射、御、书、数这些教育内容的基础训练.等到长大以后,而再进一步接受“明德”、“新民”以及“止于至善”等教育.这是教育次第之理所当然,又为什么不可以呢?
  在《朱子语类》中还有这样的记载,是朱熹回答他人关于小学与大学关系的问题的.
  问:“小学大学如何?”
  曰:“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实其理也.忠、信、孝、弟之类,须于小学中出;然正心、诚意之类,小学如何知得?须其有识后,以此实之.大抵大学一节一节恢廓展布将去,然必到于此而后进;既到而一进,固不可;未到而求进,亦不可.”(《朱子语类》卷十四)
  朱熹还说:“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所以.”“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因甚恁地.”(《朱子语类》卷七)“恁(nIn)地”,这么、那么的意思.朱熹的话说得很精炼,小学是直理会那事,而大学是穷究那事情后面的、深里的道理,因为什么而会这样的、那样的.
  朱熹的《小学》、《小学题辞》古代是没有图来说明的.古代朝鲜学者李(1502—1571),即李退溪,被称誉为“朝鲜之朱子”、“东方百世之师”.他曾按照朱熹的理念创作了一幅《小学图》,也在此作一介绍.
  李说:“右小学,古无图.臣谨依本书目录为此图,以对大学之图.又引朱子《大学或问》通论大小之说,以见二者用功之梗概.盖小学、大学相待而成,所以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故或问得以通论,而于此两图,可以兼收相备云.”(《退溪全书·小学题解》)
  从图中看到,小学之教育,有“立教”、“明伦”、“敬身”为“纲要”.
  一、“立教”.此有细目“四立之教”:(1)立胎育保养之教.(2)立小大始终之教.(3)立三物四术之教.(4)立师弟授受之教.
  二、“明伦”.此有细目“五明”:(1)明父子之亲.(2)明君臣之义.(3)明夫妇之别.(4)明长幼之序.(5)明朋友之交.
  三、“敬身”.此有细目“四明”:(1)明心术之要.(2)明威仪之则.(3)明衣服之制.(4)明饮食之节.
  关于此“三纲”,又延伸至于“稽古”.于此“三纲”,在“明伦”下又有“嘉言”、“善行”两条目.“嘉言”又有“三广”之细目:(1)广立教.(2)广明伦.(3)广敬身.“善行”又有“三实”之细目:(1)实立教.(2)实明伦.(3)实敬身.
  如果我们细细体味一下,古代小学的道德教育是这样的,也许可以作为反思今日教育的借鉴,这也并非没有补益的.这里还说明古代小学、大学在道德教育等方面是衔接的.
  另外,此处文内所说的“两图”,一是指李所绘的《小学图》,一是指朝鲜学者权近所绘的《大学图》,可以将这两幅图或联缀,或对比着看,有益于对《大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