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人教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2:01:12
英语翻译人教版

英语翻译人教版
英语翻译
人教版

英语翻译人教版
人教版.
读本四大部分都是唐宋诗词.
《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睛,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囊,归去凤池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起首三句从地理和历史两个方面,抓住“形胜”和“繁华”两个特点,对杭州做了高度概括.“形胜”,指地理形势重要、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地方.“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或称吴兴,丹阳、会稽为三吴.这里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都会”,大城市.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所以称为“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一句纵观今古,交代了杭州悠久的历史,钱塘,即杭州.杭州是一座历史古城,早先春秋时代,它就是吴、越争霸之地,秦代设置钱塘县,隋朝改设杭州,五代时吴越国建都于此,发展为东南第一州,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以及“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几句,侧重描绘“繁华”;“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这几句,侧重写“形胜”“烟柳画桥”是说柳色如烟,彩桥如画.春日的柳树,像一片嫩绿的薄薄的轻纱,掩映着一座座精美的桥梁.“风帘”,挡风的帘子.“翠幕”,绿色的帷幕.“参差”,长短高低不齐,这里是形容城市房屋鳞次栉比,高矮不一.“十万人家”是说人烟稠密.虽说是个约数,但并非夸张.“市列珠玑”,是说市面上陈列着各种珍贵的物品.“市”,指贸易的场所.“户盈罗绮”,是说家家户户盈箱满柜的绫罗绸缎.罗绮,有花纹的丝织品.“竟豪奢”是说人人竞夸精美的服饰,比赛豪华阔气.以上这些句子,作者选取了画桥、翠幕、珠玑、绮罗等形容“三吴都会”的物阜民丰.“云树”,“怒涛”,“天堑”三句,是写壮阔雄奇的钱塘江景色,高大茂密的树木,护绕着江堤,堤外,奔腾的江水翻卷起狂波怒涛,真是一道宽阔险阻的天然屏障.“云树”,形容树木的茂密高大,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色的云影.“霜雪”形容波涛卷起的白色浪花.“天堑’,天然的壕沟,多用以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无涯”,无边无际.钱塘江扛口呈喇叭状,放眼望去,江海一片,宽阔无边.
下片写西湖的美景,游人的欢快,歌吹盛况,最后以夸耀作结,归美州将.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三句从湖山风光落笔.“重湖”,指西湖,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在钱塘门外筑了一条长堤,世称白堤.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外湖和里湖,所以词人称为重湖.“叠巘”,重叠的山峰.“重湖叠巘清嘉”一句,十分准确地抓住了湖中有湖、山外有山的特色.“清嘉”,是清新,秀丽的意思.“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承“清嘉”而来,“三秋”,秋季三个月.“桂子”,桂花.这句是写桂花飘香,时间很长,与“叠巘”相呼应.“十里荷花”,是写荷花种植很广,与“重湖”相呼应.这八个字,摄住了西湖“清嘉”之神,它点到即止,不施重彩,不做刻绘,留下了联想的余地.接下去,词人换转笔墨,从自然转向人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就是笛子,“弄”,吹奏.“菱歌”,采莲女子所唱的歌.“泛”,指声音的飘扬.“嬉嬉”,形容很快活的样子.“钓叟”,钓鱼的老翁.“莲娃”,采莲的少女.这几句写西湖游赏之乐.垂钓老翁和采莲女娃是这幅游赏图中的人物.白天,笛声在晴空里荡漾,晚上,萎歌在夜空中漂浮,童颜鹤发的老翁在钓鱼,貌美如花的少女在采莲,他们一个个都是那样的欢快,真是一派昼夜笙歌的太平景象. 历来认为,这首《望海潮》是作者献给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孙何是柳永的友人,当时驻节杭州.“干骑拥高牙”以下,直到结尾,是写对孙何的称颂祝愿.“千骑拥高牙”是写孙何煊赫的威势.“千骑”,形容随从护卫人数之多,仪仗之盛.“拥”,簇拥,“高牙”,军前大旗,是主将的旗帜,这里代指孙何.“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写孙何的闲逸生活:饮美酒,听音乐,吟诗作赋,游赏山水.“烟霞”,这里指山光水色.“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意思是说,来日升迁到朝廷做官,虽然杭州城无法带去,但可以把这西湖美景绘成图画,把它带回京城去欣赏.“异日”,他日、来日,日后的意思.“图”,画,作动词.“将”,语助词,念阴平声.“图将”,画成.“凤池”,即凤凰池,本来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这里指朝廷.这最后两句,是对孙何的祝愿,在写法上仍然扣住表现杭州繁华富庶的题旨.
“承平气象,形容曲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乐章集》中这类描写都市繁华的词作有将近二十首,这是柳永以前的词作所未见的,而这类词,即使在今天,也还有相当的认识和欣赏价值.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总有千中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 ,如在目前.真是力敌千钧!词人凝噎在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 ;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 ,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 ,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去光彩.“此去经年”四句,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烦恼.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遥应上片“ 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此词之所以脍灸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咏史怀古词,是全宋词中一首千古传诵的咏史佳作.这首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主要描写赤壁的景色,同时兼怀古人,仿佛是由远景、近景、特写等一组不同的镜头组成的画面组合.首三句,仿佛是远景扫描,长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亘古不变的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铺陈其事,是近景的定格,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人道是”三字,表明作者也不知道此处是不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只是借“赤壁”之名咏写古事,抒发感叹.上片最后两句,是整个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引起了下片对周瑜的追怀.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这个主要的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想当年,年轻的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他是那样的英俊潇洒、倜傥风流;他又是那样的富有谋略,谈笑之间,曹军便被打得落花流水.周瑜少年有为,在年轻的时候便建立了世人瞩目的赫赫功绩,而自己现在已鬓染霜华,却一事无成,一腔报国之志无处施展.这是让诗人无限感伤的原因所在.“多情应笑我”始,自我伤感之意由此可见.华发早生,功业无成,失望之余,词人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因而结尾二句归结为词人深沉而又颇多消极的慨叹.人生如梦,世事沧桑,面对滔滔东流的江水,词人只有举杯对月,自浇心中愁绪.这首词在吊古的基础上伤今,回到现实,抒发自我的感伤.总体看来,这首词写得雄浑豪放,大开大阖,气象恢弘,堪称历代咏史怀古诗词之绝唱,亦开后世豪放一派之先河.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
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可能当你抱怨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时人们又要说.真是 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生活条件不好.“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初入庐山》诗)也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我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风筝很轻,才能飞的很高.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下片是写,天转晴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的春风把酒吹醒了,有点冷,冷吗.“山头斜照却相迎”不冷了吧.这个转,转出了味道:当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绕时,如果一味的抱怨,可能到顺境时,你也不能把握了.你应该时刻记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雨后便是天晴,天晴后便是下雨.如此循环,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佛说“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首词起句突兀,立意辽远.虽然说气势上稍逊东坡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境界的阔大、胸襟的磊落却是一样的.它仿佛令你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象这样的壮观景象,一般的凡夫俗子难得有心领略,而鹪鹩偃鼠之辈则消受不起.范开曾在《稼轩词序》中论道:“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他的见解是比较本质地点出了辛词的艺术特色.
南宋时代,民族的矛盾冲突贯穿始终,是激烈而紧张的.尽管辛弃疾出生在金朝统治之下的北方,但他自小受到祖父影响,心系南宋,怀有爱国之情,立志推翻异族压迫,实现祖国统一.为此,他很早就投身到抗金斗争中去.年二十一岁时,便聚义民二千余众参加耿京队伍,矛头指向金政权.后来事变,他又能独带五十余骑,于五万敌军之中,孤胆擒缚叛徒张安国.辛弃疾平生自诩有济世报国之才,而他的过人胆识,雄伟的志向又使他不甘平庸一生.因此反映到艺术创作中,他的词写来便豪迈奔放.不过,同是做为豪放派的词人,苏东坡似乎参透了人生、生死成败无计于心,所以他的词达观潇洒、不乏恢谐.而辛弃疾则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执着于人生理想的追求,所以他的词中时时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沉郁、悲愤和愁苦.于是我们看到,当辛弃疾的笔从第一句的水天一色的辽远之处稍微近缩了一下的时候,那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闲愁.
闲愁万种,万种闲愁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的凄清和冷寂,自从他南归宋朝,就一腔热血,伺机报效国家,建立功业.然而在政治上,他并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遇.非但没有人来与他共论北伐大计,相反却横遭朝中权贵们的猜忌,始终难酬壮志.顾此,他摘下佩刀,默视良久,拍栏长叹.意谓此刀不正如我,本来它是用来杀敌建功的,而今置闲,何时是了?孤独的他,找不到理解的知音.
在上片,辛弃疾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情随景迁,由远及近,层层推进,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苦恨委曲地抒发出来.到了下片,作者进一步阐明自己的人生信念是坚定不可动摇的,尽管一时不算得志,但是决不消沉退缩.
他说,不要提什么鲈鱼切得细才味美,你看,秋风已尽,张翰还乡了吗?据《晋书》讲,张翰在任齐王冏大司马东曹掾时,因惧怕成为上层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同时又生性自适,便借着秋风起,声言自己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而辞归故里.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的,不过却是反用其意.他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
辛弃疾一方面反对逃避现实斗争的归隐生活,同时也更鄙视置国家危亡于脑后,只知贪恋爵禄的享乐行为.他十分赞赏刘备对于许氾的讥讽.《三国志》里讲,当许氾向刘备述说陈登对于自己的拜见不但不置一言,还让他睡在床下时,刘备说道:你是有国士之名的,而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陈登希望你能忧国忘家,有救世的主张.可你却向他求田问舍、言无可采.这正是陈登最忌讳的,所以他与你也就没有什么话好说.如果是换上了我,那就不仅仅是让你睡床下,我睡床上,而是要让你睡地下,我睡百尺高楼上了.刘备天下为怀,斥责许氾,辞气激扬,辛弃疾称之为“刘郎才气”,亦以自比.他认为,在他的英雄气概面前,那些求田问舍、谋取私利的朝士权臣们是无地自容的.
然而,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辛弃疾此时感到自己好象当年东晋北伐的桓温,看到了十年前琅邪栽种的柳树已经十围,不禁流泪慨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光阴无情,年复一年,时间就在风雨忧愁,国势飘摇中流逝,而自己的济民救国之志尚难遂愿,好不痛惜.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这后片的最后一句与前片的最后一句正紧相呼应.在感情上,它更深一层地抒发出辛弃疾功业未就、有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恨.
《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是《稼轩词》中突出的爱国篇章之一.它的思想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写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二、写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辛弃疾六十四岁时,被召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这以前,辛弃疾被迫退居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了.起用他的是执掌大权的韩侂胄.因为那时蒙古已经崛起在金政权的后方,金政权日益衰败,并且起了内乱.韩侂胄要立一场伐金的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在那时濒临抗战前线.辛弃疾初到镇江,努力作北伐的准备.他明确断言金政权必乱必亡.他又认为:南宋要取得对金作战的胜利,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他曾对宋宁宗和韩侂胄提出了这些意见,并建议应把对金用兵这件大事委托给元老重臣.这无疑是包括辛弃疾在内的.可是韩侂胄一伙人不但不能采纳,反而有所疑忌不满,他们借口一件小事故,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开禧元年(1205)索性把他调离镇江,不许他参加北伐大计.辛弃疾二十三岁从山东起义南来,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在南方呆了四十三年,开始遭到投降派的排挤,现在又遭到韩侂胄一伙人的打击,他那施展雄才大略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代背景.这首词题为“京口北固亭怀古”,所以一开头就从镇江的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说起.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国的首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怀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孙仲谋(即孙权),只是现在已无处可寻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谓孙仲谋英雄事业的风流余韵,现已无存.“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字.刘裕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平定叛乱.“想当年”三句,颂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作者借这些京口当地的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隐约地表达自己的抗敌救国的心情.
下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几句也是用历史事实.“元嘉”是南朝宋文帝的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的北伐之策,打无准备之仗,结果一败涂地.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在狼居胥山(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辛弃疾用宋文帝“草草”(草率的意思)北伐终于惨败的历史事实,来作为对当时伐金须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的深切鉴戒.“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韩侂胄于开禧二年北伐战败,次年被诛,正中了辛弃疾的“赢得仓皇北顾”的预言.“四十三年”三句,由今忆昔,有屈赋的“美人迟暮”的感慨.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率众南归,至开禧元年在京口任上写这首《永遇乐》词,正好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两句,是说在京口北固亭北望,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路”是宋朝的行政区域名,扬州属淮南东路.)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借国力,恢复中原,不期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过了四十三年,自己已成了老人,而壮志依然难酬.辛弃疾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使辛弃疾感到惊心,长江北岸瓜步山上有个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留下的历史遗迹.拓跋焘小字佛狸,属鲜卑族.他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率追兵直达长江北岸的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这就是后来的佛狸祠.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神鸦”是吃祭品的乌鸦,“社鼓”是祭神的鼓声.辛弃疾写“佛狸祠下”三句,表示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的话,民俗安于异族的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的臣民.这正和陆游的《北望》诗所谓:“中原堕胡尘,北望但榛莽.耆年死已尽,童稚日夜长.羊裘左其衽,宁复记畴曩.”彼此意思相同.
辛弃疾这首词最后用廉颇事作结,是作者到老而爱国之心不衰的明证.廉颇虽老,还想为赵王所用.他在赵王使者面前一顿饭就吃了一斗米作的饭、十斤肉、又披甲上马,表示自己尚有余勇.辛弃疾在这词末了以廉颇自比,也正表示自己不服老、还希望能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
辛弃疾词的创作方法,有一点和他以前的词人有明显的不同,就是多用典故.如这首词就用了这许多历史故事.有人因此说他的词缺点是好“掉书袋”.岳飞的孙子岳珂著《桯史》,就说“用事多”是这首词的毛病,这是不确当的批评.我们应该作具体的分析:辛弃疾原有许多词是不免过度贪用典故的,但这首词却并不如此.它所用的故事,除末了廉颇一事以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故事,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紧密相联,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史事,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宋词里是不多见的,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杨慎《词品》谓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是一句颇有见地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