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普读物读后感4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2:25:48
物理科普读物读后感400字

物理科普读物读后感400字
物理科普读物读后感
400字

物理科普读物读后感400字
《万物简史》
曾经有一个美国小读者的父亲说:读完这本书后,他对死亡不再感到恐惧了……
这是对一部作品的最高评价了,阅读完该书后,我觉得这个评价并不过份.死亡是人类生命深处一种终极的恐惧,为了避免死亡这个无法逃脱的命运,我们可以作出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事,当然这种恐惧同样也可以引领我们去创造和发明.我们无法对抗永恒的时间(万物简史的作者似乎并不认同时间是永恒的!),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来刻画时间,这是对生命比较理智的看法之一.《万物简史》可以让人类明白其实他是没有资本和必要那么狂妄自大,它应该戴着感恩的心,理智平和地对待生命之外和生命本身.以上是该书能带给成人的收获.对于小孩子,或许这本书会熏陶出多年以后的诺贝尔得主,因为他展示科学也是兴趣盎然的,美妙的,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枯燥.所以一直想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原本计划10.1写篇所谓的书评.奈何心情不好,没有下笔,等到现在心绪好些了,却又很遗忘了很多细节,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谈起.打算再好好看一遍,做笔记,然后再写,翻开引言,发现其实就是一篇很不赖的诱惑,我当初决定买它,引言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了,当然还有北大校长许智宏写的序.不再赘述,大家且去看看《万物简史》之引言部分.

《物理世界奇遇记》 这本书通过了汤普金斯先生在物理世界的奇遇, 为我们讲述了许多的物理知 识,可以说是概括了整个 20 世纪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全部研究成果。 由于我们的爱丽丝——汤普金斯先生很容易在聆听或思考抽象的物理问题 时酣然入梦,也就将我们一次又一次带到了他那些稀奇古怪的梦境,一个个想象 中的世界:一个速度的极限(光速)比我们的慢得多的小镇,以致在那个世界里 相对论效应(时钟变慢、长度变短等等...

全部展开

《物理世界奇遇记》 这本书通过了汤普金斯先生在物理世界的奇遇, 为我们讲述了许多的物理知 识,可以说是概括了整个 20 世纪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全部研究成果。 由于我们的爱丽丝——汤普金斯先生很容易在聆听或思考抽象的物理问题 时酣然入梦,也就将我们一次又一次带到了他那些稀奇古怪的梦境,一个个想象 中的世界:一个速度的极限(光速)比我们的慢得多的小镇,以致在那个世界里 相对论效应(时钟变慢、长度变短等等)变得显而易见、普通平常,甚至根据同 时性来判断凶杀案也变得不那么简单;或者一个直径很小而简单的宇宙,体验时 空弯曲而产生的不可思议的现象,并随着这个微型宇宙迅速膨胀和收缩;或者一 个量子的丛林,因为量子常数很大而不得不面对一只量子老虎的无数影像;或者 从一个原子跳跃到另一个原子并加入那里的快乐的电子部族, 却一不留神与一个 正电子同归于尽;还碰到了那个出名的麦克斯韦尔妖,看着他如何恶作剧,将老 教授杯中的啤酒减少;甚至还可以和那位古怪的老木雕匠一起,摆弄那些红色的 质子、白色的中子和绿色的电子,随心所欲地制作他们想要的原子核;而在那个 幽深的狄喇克的电子海洋里,聆听他与海豚的对话…… 大家应该都知道时光机吧。在我们的印象里,时光机器就应该像《多啦 A 梦》中的抽屉一样。那么,时光机究竟是什么呢? “时光机” 顾名思义, , 就是与时间和光有关的机器。 光的速度是 3 × 108 m / s , 这的确很快,并且是最快的。但是你又没有想过,如果有一样东西的运动速度能 够接近于光速,会发生什么状况? 它的长度会缩短,是时间也会延长。也就是说,假设当一个人已接近与光速 的运动速度向你狂奔而来(仅仅是假设) ,你会发现他竟然变扁了(这里要申明, 这不只收到相对论收缩效应的影响,还受到人眼的影响,当人在观察高速运动的 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不能再同一时间内到达你的眼睛,形成了“时差”,他很努 ) 力地向你狂奔,但你却感觉到他的速度很慢。 物体的运动速度只会无限的接近于光速,但绝对不会超过光速。假设当一个人 3 3 以 光速的速度在一辆 光速的火车上奔跑,如果有人说用传统的速度相加法 4 4 (在有人看来,这就是数学中船只的顺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 ,那么人的 真正速度应该是 1.5 倍的光速,但是之前说过没有物体的运动速度会超过光速。 24 倍的光速,始终不会超过光速。 人的速度应是 25 《物理世界奇遇记》是 20 世纪科普经典收藏。20 世纪在科学发展史上是 一个辉煌的世纪,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创新性成果为标志的科学成就,极大地改 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类的认知水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天这些科学大师和思想大师大部分都已离开了我们, 但那些优秀科普作品 是他们留给后代的不朽的精神财富。 物理世界的确是很奇妙的,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解决。 《从一到无穷大》 这本由美国的 G·盖莫夫写的《从一道无穷大》主要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二 十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中的进展。书中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 些有趣的比喻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 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 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方面的成就。这本书除了具有内容生动、通俗文并茂易懂这些 科普读物所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等特点。特别应该指出的 是:一般科普读物往往怕数学太“枯燥”和“艰深”而不敢使用它,只局限于作定性 的概念描述。这本书则恰恰相反,全书都用数学贯穿起来,并讲述了许多新兴的 数学分支的内容。正应为使用了数学工具,本书才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文字易读懂,可讲到数学概念方面就立刻呆住了。关于时空相对性,公式都 让我读得疑惑不解。可这本书也有许多我喜欢读的地方,我喜欢看书中的故事, 如在讲“无序定律”中的“计算概率”时,就讲了一个勒格让先生破译神秘符号的故 事,就像讲侦探故事一样,我边看边想符不符合常理,想通了便继续看。 书中有很多有趣、新颖的话题,就像做做数字游戏中的你能数到多少?说了 些很可笑的事,从前的人只会数到 3,超过 3 就是不计其数……都让人联想现代 文化知识的进步。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许多新的数学知识,并与其他学科 有着重大的联系。 《从一到无穷大》是一本精彩的书,会对我以后的学习有较大的帮助。
《时间简史》读后感 时间简史》姓名:王靓 学号:0702130063 07 级博士/建筑学院 出于对科学家的喜爱和崇拜,我阅读了那本著名的《时间简史》 ,它的作者 是大家都应该知道的爱因斯坦的同行——史蒂芬霍金。 一、对霍金——一代大师的榜样 对霍金——一代大师的榜样 —— 自患异症,身不由己。却意志刚毅,才思迅捷,为此浩瀚之文,足可见其气 之深广。此书绝非仅以理科专著自居,更溢人文情怀并与机智修辞。此举,实深 刻记于我心,令我无能忘之。文中多有将深艰科学原理设喻为普通生活场景之实 例,其构思之绝妙,设喻之恰分,使人叹绝,不禁复感于霍之迅捷才思。如有几 例:霍将自旋为 2(即旋转一圈两次重复自身)的粒子比喻为扑克牌中 Q,仔细 观察不难发现,Q 正是旋转一圈后,两次回到自身。又如,霍将时间无序度的箭 头成比作打桌球,打一杆后,原先有序的桌球,被分散为无序,而再打一杆使之 重新回到有序的状态是极不可能的。由此而揭示出时间作为熵的热力学箭头。如 此之例,不胜枚举。作者使一本原先注定对常人繁杂、枯燥、乏味的理论科学知 识专著,变得如此丰富,多彩而有趣,实在值得称颂与敬佩。 二、对翻译——中国应试教育牺牲品 对翻译——中国应试教育牺牲品 —— 说实在话,这位清华大学毕业的同志,语文水平实在不怎么样, (当然其理 科水平当然是冠绝中华的) 。翻译的内容至少有好几处是按照英国人的语句而不 是中国人的习惯去译。是比直译更为落后的硬译,这把原先并不复杂的内容译得 反而看不懂,特别是在长句复句的翻译时,作者的语文功底就更为捉襟见肘了。 我并非想在此吹毛求庇,去挑剔译者的辛勤劳动,只是由此看到了应试教育培养 的所谓的专业人才的缺陷。这使人都走上了独木桥,视野狭窄而最终寸步难行, 有些人仅凭一张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就大摇大摆地进入了清华园, 但是真要写论 文、写科研报告时,文笔上的粗陋就会使文章晦涩难懂,毫无价值。相比之下, 霍金却可以称得上是个全才,不仅智慧卓群,视野开阔,其所作文章同样是想象 丰富,用词准确,形象生动,这是我们中国人值得思考的。 三、对内容——回味中带着思考,思考后更是回味 对内容——回味中带着思考, ——回味中带着思考 读书使人明智,此言非虚。 《时间简史》一书就是把读者引向宇宙的起点和 万物的本源,从而引发我们对个人、对同伴、对事件、对社会、对生命、对世界、 对意识等的思考,进而使我们在自身寻找本质。无意中便提高了思维的深度与广 度。此书从宇宙图象说起,系统地介绍了时间、空间、量子、自然力、黑洞、虫 洞等内容。我们在与作者一同思索中,堕入了科学的迷幻之网,似乎时而看见一 丝亮光,也许那就是未来的可以认识的世界。 1、时间有初始吗?它又将在何地终结呢?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爱因斯坦在发现广义相对论以后,曾经竭力寻找一个理论,以使得令人讨厌 量子论不再这么随意。我也曾经讨厌那种基于统计学的偶然性,那时候我相信世 界是一部完美并且严格的机器,每件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我对那些试图证 明世界绝对准则的人和文章怀有很大的兴趣。霍金预言 2010 年左右人类能够发 现绝对真理--数学上的,所以我也想看看他写的这本通俗读物。 我喜欢时间这个概念。我认为人存活依靠的是大量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在时 间上看上去是离散的,不连贯的。(显然,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但物质被证明 并不是无限可分的!我这个想法真可怕,我害怕会损害一切和空间时间有关的定 理。 因为那些定理中, 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的, 是理想的数学状态。 好在霍金说, 物质的不可分是因为我们能提供的能量不够大。)在数学意义上,我们走过的时 间显然是无限个点连起的连续直线,但我们却只能存活在某些明确标出的点上。 换句话说,那些被我们抛弃的点是时间的渣滓。每个人的坐标点不尽相同,但有 些历史事件却显著地成为所有人或一群人存活的凭籍--那被茨威格形容为聚集 在避雷针尖的电荷。在霍金的描述下,因果关系明显存在,但是被扩大到光速以 内。这种宽容的宿命论带给人无穷的遐想。 2、是不是会在某一天,所有的理论都被证明为正确的? 时间作为一个活动的直线轴看上去和沉静的空间相异。 其相异性在于--任何 生物都倚赖时间,不论是一维、二维或者三维空间里的生物。对于宇宙的有限无 界的概念,爱因斯坦早就构想过。他用了一个很简单的说法:能量应该守恒。如 果宇宙是无限的话,能量会源源不断地流失,于是熵必然减少--这在他看来是不 可能的,尽管热力学第二定理是一个非常局部的定理。唯一能够保证能量守恒的 概念就是宇宙是有限的,并且是无界的。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这 是先哲对宇宙作出的精准描述。 其实时间作为一个坐标轴早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了。我们不论干什么事 情,总会看看时间。关键在于,时间并非一个孤立的、自在的直线。时间和空间 有同一个出发点,也有同一个终点。这就好比我们的地球,在引力场的作用下空 间弯曲,并形成一个球面--没有界限的球面。宇宙的无界也就是指我们生活在一 个四维的时间--空间里,这是一个四维的球体,球面是无界的。可怜我无法想象 一个四维的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按霍金的说法,其实有十维。这让我浮想联翩。我想到古代神话:九重天+ 时间。另外,佛教说:三十六重天,十八层地狱。似乎与九有关的倍数都有很大 的魔力。书里比较吸引我的令一个说法是“空间和时间变成动力量。当一个物体 运动或一个力作用时,它影响空间和时间的曲率;反过来,空间--时间的结构影 响了物体运动和力的作用方式。空间和时间不仅去影响,而且被发生在宇宙中的 每一件事所影响。”这段话看起来,似乎说得和全息论是一个道理,但是前面的 光锥理论明显和这个理论有矛盾。这使我很困惑。后来我才发现,光锥是从狭义 相对论推出的;那段话是从广义相对论推出的。也就是说,从局部理论推出的定 理也只适合于局部讨论。这本书提供的不是终极定理,而是对宇宙的一种科学意 义上的看法。

收起

宇宙问题,自古论者太多了,有物质观,亦有精神观。基督徒简单:神之创造观。何者可信呢?
.xJUS#\3y
《探索》一片前二集,基本以前通过其它媒介有些了解,而且以前买到的BBC盘中正好有几张就讲到星际宇宙的,新鲜有趣,但并未勾起我更多的想法。在我看到第三集后半部分时,我感觉到了就是这样的一个所谓机械化的物质世界,其实形成起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明确的说,从目前研究宇宙的物...

全部展开

宇宙问题,自古论者太多了,有物质观,亦有精神观。基督徒简单:神之创造观。何者可信呢?
.xJUS#\3y
《探索》一片前二集,基本以前通过其它媒介有些了解,而且以前买到的BBC盘中正好有几张就讲到星际宇宙的,新鲜有趣,但并未勾起我更多的想法。在我看到第三集后半部分时,我感觉到了就是这样的一个所谓机械化的物质世界,其实形成起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明确的说,从目前研究宇宙的物理学家形成的理论来看,也是几乎不可能形成的宇宙还偏偏就形成了!(形成几率之小,达十的几百次方之一)。而且形成的宇宙,与我们人类共同栖息的家园,或许也正是宇宙中独一无二之美丽星球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开我们地球所处太阳系位置的恰到好处、卫星月球陪伴带来好处外,就是太阳系外看似无绪混乱的小星体也在提供着对太阳系一个适当的引力,使得其中运行星球轨道不至于变形而免于失序。就以物理学家眼光来看宇宙形成之初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来看,也远不是人之想象到的那样宽松与随意,实则是苛刻到几无形成条件,因为概率之低都是天文数字般让人难以置信,一个如此宠杂以至不能测到边界的宇宙,自形成之初至今却都是如此有序、精准,如何不叫人发自内心的惊叹呢?
vt2-Q(Sx
宇宙大尺度的世界让我们惊奇,视域缩小到原子系统,又何尝不是另外一个让人眼花缭乱、心炫神迷的微观世界呢?在图形已不足以让人领悟其精妙绝伦特点时,唯求通过数学方程式,这个高度抽象的数字化方式来使人略见其存在风采。量子理论出现之初,或许就有人认为是研究者变得癫狂了,物质存在的可观测的客观世界怎么会因介入者而发生变化?这岂不把意识或精神的东东引申进来并重视起来了吗?但存在的世界,正是这样在忽悠着自命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让他们一方面在陷入物质世界漩涡之中的时候,又一边让他们轻看自己的意识与思想,让他们在研究物质世界的时候,却在多数时候偏偏迷失自己的心灵所当认识的。
mcTFE~f7
所幸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使一部分人有所警觉,并寻求更本源的东西。
l b$vFd +
由此想到近段时间看了一半的《科学的灵魂》,又一本探求科学与信仰问题的书。其间专门有章节谈到生命密码----DNA的问题。通过对DNA形成与蛋白质分子形成过程的阐述,已让我们充分领略到其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和充满智慧的作为,信息的产生、发出、转载、解析与最终影响蛋白质分子的形成,无一不让人匪异所思:没有其它能力最初的介入,怎么能形成这样系统而有意识的东西。不只是我们完整的人有意识,懂思想,其实深入细胞内,我们一样能看到这样奇妙不可思议的现象,不得不说,生命某些高级且基本特征在那里即已得到充分的展现。
1rbko]5j
从宏观到微观,从宇宙到原子,以至于生命现象的研究,终究要给我们形成一个怎样的图景呢,究竟要给我们一个怎样的信息呢?我想,这不是什么很玄乎的问题,接触后稍做了解,我们很自然的会产生一些想法或看法,这很正常,关键是怎样的一种想法或看法才是真实的一个宇宙观?这很重要,我觉得。因它能触及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更好的溶入这个世界,更好的与其生息与共。
~Ij'Wbh
我自然想到《圣经》中所言及的话: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1:19-20)。是的,万物彰显神的荣耀。唯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