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术论文:筷子的起源!15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4:16:09
求:学术论文:筷子的起源!1500字

求:学术论文:筷子的起源!1500字
求:学术论文:筷子的起源!1500字

求:学术论文:筷子的起源!1500字
筷子起源
  纣王是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
  我国是筷箸的发源地,用箸进餐历史悠久.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但却从象牙筷所引起的宫廷事件中,为我们追溯箸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纣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国公元前1144年前后,也就是说我国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 也有人怀疑古籍「纣为象箸」的记载,他们认为河南河北等地根本无象,何来牙箸?据考古学家发现,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有「象」字,还有「茯象」和「来象」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中也有「商人服象」之句.据《本味篇》载:「旌象之约」,就是说象鼻也是一种美食.由此可知殷商时代中原野象成群.正因商代有象群遭到围猎,才有「纣为象箸」的可能.
  大禹为传说的中国用箸第一人
  我国东北有一则民间传说,相传大禹在治理水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都在 木质筷子
  野外进餐,有时时间紧迫,等兽肉刚烧开锅就急欲进食,然后开拔赶路.但汤水沸滚无法下手,就折树枝夹肉或粉粢(米饭)食之,这就是筷箸最初的雏形.传说虽非正史,但因熟食烫手,筷箸因运而生,这是合乎人类生活发展规律的. 《礼记》郑注云「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这是把谷子以树叶包好,糊泥置火中烤熟.有专家认为这种烤食法也推动了箸之形成.当先民把包好涂泥的谷粒置火灰中烤时,为使其受熟均匀,不断用树枝拨动,我们聪明祖先也就是在拨动原始爆米花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天长日久,筷箸的雏形也渐渐地在先民手中出现. 这当然是推测,因为新石器时代末期进入到夏禹时代还没有文字,当时无法记录箸之发明过程,但饮食专家的这些推测是不无科学道理的. 《韩非子·喻老》称筷为「箸」,这再次佐证筷最初是以木竹为材质.因北方多木,而南方多竹,我们祖先便就地取材,故竹木是我国最原始的箸之原料.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者声」,古人云: 「箸为挟提」而挟从木,这又一次旁证先民最早以细树杆或竹为挟食工具.不过用树枝、细竹从陶锅中挟取烫食到箸之形成,这是一个数百年甚至更远的漫长时间. 人类的历史,是进化的历史,随著饮食烹调方法改进,其饮食器具也 不锈钢筷子
  随之不断发展.原始社会,大家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进餐大多采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烧成多汁的羹,食粥用上匕,从羹中捞取菜肉用餐匙极不方便,而以箸挟取菜叶食之却得心应手,所以《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用挟,其无菜者不用挟.」郑玄注「挟,犹箸也.」由此可知,新石器时代羹为副主流,食羹用匙极不方便,以手来抓滚烫稀薄的羹,更是不可能的,于是箸便成了最理想的餐具. 总而言之,箸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已发现了匕匙.当历史推进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的智慧有了一定的发展,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单以匕匙进食已不能适应烹饪的进化,箸也就顺乎潮流而出现.不过四千年前的夏代,箸还处於雏形,后又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演化,至商汤时代也就渐渐形成比虎口长一些的两根长短相同的小棍棍.继而发展到商代末期,纣为满足於自己君王奢侈的高贵生活需要,而下令猎象锯牙而制成象箸. 因箸的诞生史无记载,现在只能根据一些专家的种种推论和旁证来追溯占箸的产生,但我们认为箸的如此出现是历史推衍的必然结果.
  筷子的发明与食物形式有关
  我们的祖先发明筷子与食物有关.中华民族很早就开始了农耕生活方 环保便携式筷子
  式,主要作物是适应性强的谷子(黍).黍类粮食有两大特点,一是颗粒小,二是粗糙的外皮不易被除去.在最初的时候,我们祖先可能是将谷粒(小米)捣碎煮粥食用的,往往还要掺杂一些野菜、树叶之类一起煮,以便改善口味,并节约粮食.据有人研究,“茶”字的原始意义是掺有野菜和树叶的粥状食物.至今在西北地区还有一种叫做“油茶”的食物,用羊油把面粉炒熟,再掺上一些甜杏仁之类的东西,食用时用热水一冲即可.在这里,“油茶”一词中的“茶”就是使用的它最原始的意义.广东人至今把吃早点叫做“吃早茶”,实际上也是使用的“茶”比较接近原始的意义.在湖南口音中,“吃”字读作“恰”,很接近“茶”字读音.在华北一些地区,把“熬玉米粥”称为“擦黏粥”,同样,“擦”与“茶”同音.这些现象都说明“茶”原本是一种食物.茶吃起来比较费事,其中的野菜和树叶之类会妨碍茶的流动,而不容易把茶喝进口中.这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筷子的关键所在. 西方人最早是游牧民族,食物是烤熟煮熟的肉块,可以切成小块拿在手中进食.印度人的主要食物是稻米,容易去壳,可以蒸煮成团,同样可以用手抓着是进食.我们祖先的日常食物是茶,是一种粘稠的半流质食物,不能用手抓着吃,也不能用手捞食影响其中的野菜和树叶.可能有一个聪明的古人顺手取来小木棍儿之类的东西试着把野菜或树叶拨入口中,这就是筷子的最初形式.筷子最早的称呼是“箸”,箸字的繁体写法是“筯”.从读音和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帮助进食,并非必不可少的进餐工具.但那时的小木棍儿之类还不能称之为筷子,筷子之所以称筷子,主要在于人们必需具有使用筷子的技术,而用筷技术则需经过刻苦练习才能掌握.我们的祖先发现用小木棍儿之类拨食茶中野菜树叶的方法之后,就会纷纷模仿,最后把小木棍儿的数量固定为两根.熟能生巧,古人们使用小木棍儿的技艺越来越高,直到把两根小木棍儿使得上下翻飞,巧得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样灵活自如,筷子就诞生了.在这里,本人把筷子定义为两根小木棍及其使用技巧,两者缺一不可.
  编辑本段名称解析
  筷子於唐、宋、元、明、清统称「箸」 筷子有多种名称,先秦时期称「挟」,也作「荚」.郑玄注释:「挟,犹箸也,今人谓箸为挟提.」汉代著名史学家太史公司马迁著《史记》时,称商纣时期的筷子为「箸」,古写为「木箸」.两汉又出现了「筋」字.隋唐时李白《行路难》诗曰:「停杯投筋不能食」;杜甫《丽人行》诗云:「犀箸厌饮久来下,鍪刀镂切空纷纶.」从两位大诗人的诗句中,我们知道,唐代「筋」与「箸」通用.不过自唐代起,宋、元、明、清皆统一称「箸」 五彩不锈钢筷子
  但箸的名称,并非保持到底,明代发生了变化.明陆容《菽园杂记》云:吴俗舟人讳说,「住」与「箸」谐音,故改「箸为快儿」.因为吴中船民和渔民特别忌讳「箸」,他们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没生意,他们更怕船「蛀」,木船「蛀」了漏水如何捕鱼.在这种迷信谐音的思想指导下,故见了「箸」反其道叫「快子」,以图吉利.明人李豫亨在《推蓬寤语》中说得更明白:「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已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虽然明代已有人称「箸」为「快」,但清康熙并不承认民间将快加了竹字头的「筷」字.这可以从《康熙字典》中仅收录「箸」而不收「筷」得到证明.但皇帝也难以抵挡民间怕犯忌,喜口彩的潮流.在《红楼梦》四十回,在贾母宴请刘姥姥一段中曹雪芹三处称「箸」,两次呼「筋」,而四次直接写明「筷子」. 当今社会,筷子的称呼己习以为常,但专家学者在书法、诗词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称筷子为箸或筋,并没有如《推蓬寤语》所言「忘其始也」.
  编辑本段历代筷箸
  要论述筷箸,最好不要凭空而论,参照实物而论也许不会给人泛泛而谈之感.因为先秦之箸,多为竹木制品,不像青铜器埋入地下数千年依然形器完整,即使锈迹斑斑,或有些残缺, 银筷子
  也可修复.而筷箸因身材细小,又是竹木材质,入土多易腐烂,根本无迹可寻.但是近五十年来,由於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从古墓中也发掘了一些古箸. 据《文物》1980年8期记载:「安徽贵池里山徽家冲窖藏出土,青铜箸一双.由於岁月的腐蚀两支铜箸长短不齐,但相差无几,平均为20公分,经考证为春秋晚期之物.」 最著名的为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1973年出土的三干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双竹箸,长17公分,直径0.3公分.笔者1989年曾去长沙拜访湖南博物馆高馆长,当他知道我是一名热心的筷箸收藏研究者,即在我的请求下,提供了一张发掘一号汉墓现场的黑白照片(那时尚无彩照).照片中为一漆案,案上放有漆盘、耳杯、酒卮等,而竹箸即斜放在耳杯上.这双二干一百多年前的西汉圆箸实物,现藏於湖南博物馆,可谓弥足珍贵. 湖北云梦大坟头,也出土了西汉竹箸16支.甘肃酒泉夏河青又出土了东汉铜箸一双,西汉出土筷箸较多,长沙仰天湖,湖北江陵凤凰山等地也有铜箸竹箸出土.而四川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宴饮图》中也出现了箸,三位席地而坐的饮宴者,左边一位手中托碗,碗中插有箸,而在另二位面前的低案上也放有箸两双,由此可知汉代使用箸者已较为普通.汉代箸之形状大多为首粗下足略细的圆形.而春秋时代的箸,多为上下一般粗细的圆柱体.相传西汉有位巨无霸,是位武将,他却以重约数斤的铁箸进食,以显示其臂腕有超人之力. 隋代长安李静训墓出土一双银箸,迄今为止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银箸. 古名医陈藏器说:「铜器上汗有毒,令人发恶疮内疽」.事实证明,铜氧化就会产生铜腥气,铁氧化锈迹斑斑,都难以进餐,故铁箸铜箸渐渐为银箸所替代. 在考古中,根据现在的资料,很少发现有三国、晋代和南北朝的筷箸出土,这并不是说,这三四百年箸在这些朝代中有所减少,因为考古有很大的偶然性,再说这与当年的战乱 银筷子
  和陪葬习俗也有很大关系.但从唐代出土大量的银箸来看,筷箸在魏晋南北朝的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魏晋以前出土的多为竹木箸、牙骨箸和铜箸,而隋代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一双银箸.长29公分,两头细、中间粗,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银箸. 在我国历史上,从隋到唐的三百多年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人民的生活也比前朝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冶炼水平有了更一步发展,所以金箸银箸也就在餐桌上不断出现. 《开元天宝遗事》云: 「宋璟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时春御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内臣赐璟.」当年黄金餐具器皿为皇宫所垄断,北魏时,曾规定上自王公下至百姓,不许私养厂「金银工巧之人」,私造金器者是犯法的.所以当宋璟听说皇上赐他金箸,这位宰相十分惶恐,愣在恫陛前不知所措.唐玄宗见状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当宋璟知道是表彰他如同筷箸一样耿直刚正时,这才受宠若惊地接过金箸.但是这位「守法持正」的老臣,并不敢以金箸进餐,仅仅是把金箸供在相府而已. 但是以唐代出土的银箸来看,银箸却为达宫贵族及士大夫阶层所宠爱,现将唐代出土银箸列表於下: 综观以上唐代出土银箸,不但数量多,箸也长,最长者竟有33.1公分,可春秋两汉间出土的各种筷箸中,多在17一18公分之间,最长5l公分,乃木质,银为贵重金属,其价格仅次於金,当年铸造如此长的大量银箸,亦反应出唐代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唐代当年常举行盛大饮宴,让我们来欣赏敦煌473窟的壁画《宴饮图》.凉亭中长桌两边男左女右坐著四男五女,仅从女方一面来看,人人面前皆放有箸和匙.还有一幅西安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画《野宴图》,赴宴者人更多,坐立者十九人还有侍女两名,餐桌上放满了耳杯盘盏之类,同样也可明显的看到一双双横放的筷箸. 李白诗云:「金樽清酒斗十干,玉盘珍饯直万钱.」唐朝盛世饮宴之风风靡长安,美味佳肴丰富了,箸匙等餐具也向金银豪华方面发展,所以《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 宋辽夏元也有不少筷箸出土,质地多为银制和铜铸.若与唐代相比,相对较短,约在25公分左右,最短者仅15公分.根据现在材料看,没超过20公分以上者. 江西鄱阳东湖出土的两双北宋银箸,长23公分,箸上部有了新突破,改圆柱形为六棱形,其下端还是细圆柱形. 南宋银箸(图片:《中国箸文化大观》)
  在四川阆中丝绸厂出土的南末铜箸数量之多大大出乎意外,竟有244支,也就是122双,这批铜箸粗粗细细不一,直径0.3—0.6公分,箸长25公分,器形首粗足细,中部有弦纹.辽宁辽阳三道壕出土的金代铜箸1双,长26.8公分,上部为六棱形,箸身有竹节纹饰.到了元代,箸形又有新的变化,安徽合肥孔庙出土的110根银箸,首部呈八角形,长度为26.5公分. 我们从宋、辽、金、元朝代出土的铜箸、银箸来看,其最大特征是器形多变,不像唐代以前的箸,多为素面圆柱体,甚为单调. 鄱阳东湖出土2双北宋银箸,对传统的圆柱形作了革新,改圆形为六棱形,而四川闽中出土的南末铜箸,箸上也出现了纹饰,可以说从末代起,筷箸不仅仅只注意它的实用性,进而开始向工艺品方向发展. 造箸的工匠们懂得,墨守成规难以有出路,他们需要显示自己的才华.在江苏无锡幸福水库出土的元代4支银箸上,工匠竟然大胆地镶上了自己的姓名. 到了明代,箸的发展特别明显的一点,首方足圆.所谓“首方”,即是上部为方形;“足圆”,即箸的下半部为圆形.明代以前无论是银、铜、竹、木、牙箸等,大多为圆柱体,也有六棱形,但四方形极少,可是明代箸却以首方足圆为特征.由前代的首粗足圆柱形箸改为首方足圆体,看起来变化并不大,但这一小小的改革有三大好处: l、首先圆柱体筷箸容易滚动,而民间称之为四楞箸的首方足圆箸,不会滚动,设宴待客放在桌上很稳重. 2、四楞箸比圆形箸更稳当的?]纵,如吃拔丝类菜,方头筷握在手中用力拨菜也不易打滑,吃面条更得心应手. 3、四楞方箸为能工巧匠在箸上题诗刻字雕花提供了艺术发展良好条件.圆柱体筷箸难以表现绘画刻字,方箸不但可以两筷相应拼组成画幅,也可十双筷箸排列组成更大的画面. 所以说箸首由圆体发展为方体,为生产更精美的工艺筷奠定了广宽的基础.方箸既可以单面刻,也可双面刻,还可以四面刻,圆箸为此相形见绌. 据1980年为7期《文物》载,四川珙县洛表公社的悬棺内,清理出一支明代红漆竹箸,箸长28公分,首方足圆,四楞上部刻有「江山口高曰月口长五子口阿旦休」草书体十四字,其中三字腐蚀难以辨认,由此可以说明,有了方箸也有了箸上诗词. 另在河南宁陵花冈明代的一艘木船中发现一支木箸,长达3l公分:无独有偶,也是方首圆足,还有北京定陵为明代神宗朱翊钧的陵墓,在1956年发掘的地宫中,除了出土有宝石金钗、金壶、金爵、金冠、金匙、箸瓶架等,瓶架上还插有乌木镶金箸.笔者曾慕名参观定陵,欣赏了陈列的明神宗陪葬品两双乌木镶金箸,此御箸也是首方足圆,不过四楞箸顶端镶有方金帽.经专家研究,方首圆足款式为明代箸的流行样式. 清代的筷箸,其特点为制作工艺精巧美观.而竹木筷镶银者特别多.如上海民间民俗藏筷馆所收藏清代筷箸,就有象牙镶银箸,湘妃竹镶银箸、乌木镶银箸、红木镶银箸等.这些镶银筷,不但顶镶银帽,下镶6—7公分银套,还在帽顶镶有7—8公分银链,使两筷相系不离.这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性,给人以美感:还有它的实用性,两筷配对,易於保管,不会因遗失其一而失去作用. 清代筷箸既有上下双镶箸,也有三镶箸.《红楼梦》四十回中写道:「凤姐手裏拿著西洋布手巾,裹著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按席摆下.」所谓《三镶》就是顶镶银帽,足镶银套,中部镶银环.不过到了清代末期,「中环」不再时兴,式样以环镶银链为多.(来源:中国筷子网)
  编辑本段关联易理
  筷子直而长,两根为一双.用筷子夹菜不是两根同时动,而是一根主动,一根从动;一根在上,一根在下.两根筷子的组合成为一个太极,主动的一根为阳,从动的那根为阴;在上的那根为阳,在下的那根为阴,这就是两仪之象.阴阳互动,可得用矣;阴阳分离,此太极不存.这就是对立统一,阴阳互根.两根筷子可以互换,主动的不是永远主动,在下的不是永远在下,此为阴阳可变. 看筷子,一头方一头圆.方的象征着地,圆的象征着天.方形属坤卦,圆形为乾卦,如此乾坤之象现矣.坤卦有柄象,柄,把手的意思;乾卦象征着天,象征着第一,常言民以食为天,大概言由此出.手拿筷柄,用筷头夹菜,坤在上而乾在下,这就是《地天泰》卦,和顺畅达,当然吉祥;手拿筷头,用筷柄夹菜,乾在上而坤在下,这就是《天地否(pǐ)》卦,否,闭塞不通,如此用法岂不可笑? 用筷子时筷子很自然的把我们的五指分成三部分,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这样天、地、人三才之象成矣,天、地、人三才之道存于中矣. 无名指、小指在下象征着地道.无名指、小指较弱,其位又在下,须相互依倚,象征着广大民众,无职无权,须互敬互爱,彼此扶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象征着为人处世,孤木难支,人无辅助难以成功. 拇指、食指在上象征着天道.五指之中食指为要,曲伸开合属它最巧,把握方向属它最妙.其象征着官、长,发号施令,作威作福,然肆意妄为,终招大祸,须拇指管之方可成事.拇指象征着什么?象征着监管、象征着法律、象征着民心、象征着自然规律……这是从不同层面讲的,不可执之一理.食指灵巧,拇指粗笨,灵巧为用,粗笨制约.故天道尚变,但不可乱变.天本健行,但天道不言. 五指之中中指最长,其在人位,象征着人为主体,为万物之灵长.然居于两筷之间其位尴尬,象征着中层领导,下有民怨,上有官威;象征着人在中年,上有高堂应尽孝,下有弱子要奶吃……总归一句话:做人难!但只有做人才最长.中年虽不易,中年最辉煌. 筷子很简单,就是两根棍,随处可见,这就是简易.筷子亦多样,有木也有竹,有金又有银,筷子的种类多样就是变易.尽管筷子多变化,但筷子直而长,两根为一双的情况始终未变,这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不易.简易、变易、不易这就是《易经》的三易之理.比如一个人,只用一个名字来代表,简易嘛;但他的容颜、命运、情绪……是始终变化的,这就是变易;可他呢,是男就是男是女就是女,都有七情六欲,都有生老病死,这就是不易.推而广之靡不如此. 易经与筷子 易道含弘无所不包,太极阴阳无限可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易理又是人性的,就在我们身边,只“百姓日用而不知”.以筷子小谈或有所益. 易卦解民以食为天:两根筷子,二数先天卦为兑.兑,为口,为吃.筷形直长,为巽卦.巽,为木、为入.组合在一起,就是用筷子吃东西.入口的是什么?是筷头.筷头圆,为乾卦,乾为天.这样吃的岂不是“天”?因此认为“民以食为天”是由这儿来的.
  编辑本段用法忌讳
  概述
  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摆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摆放在饭碗的正中.但要绝对禁忌以下十三种筷子的使用方法.
  三长两短
  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 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