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什么要猜灯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20:04:03
元宵节为什么要猜灯谜

元宵节为什么要猜灯谜
元宵节为什么要猜灯谜

元宵节为什么要猜灯谜
猜灯谜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猜灯谜是我国传统的娱乐形式,它运用艺术的手法和汉字的规律,着眼于字义词义变化,常用一个词句、一首诗来制成谜语,既能达到娱乐的目的,又即使人增长知识,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春秋战国时代,宫廷和墨客中出现了“隐语”、“文义谜语”等文字游戏,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灯谜.那时一些游说之士出于利害考虑,在劝说君王时往往不把本意说出,而借用别的语言来暗示,使之得到启发.这种“隐藏”的话语,当时叫做“庚词”(庚是隐藏之意),也叫“隐语”.秦汉以后,这种风气更加盛行,西汉曹娥碑后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射“绝妙好辞”,即是“隐语”.《文心雕龙·谐隐》指出,“自魏代以来……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唐宋时代,“文义谜语”日渐发展,制谜和猜谜的人多起来.”至南宋时,每逢元宵佳节,文人墨客把谜语写在纱灯之上,供人们猜测助兴.灯谜至此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灯谜了.至明清时代,春节前后各城镇皆张灯悬谜,盛况空前.关于灯谜的由来,还有一则民间故事: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早的时候,有个姓胡的财主,人称“笑面虎”.这笑面虎嫌贫爱富,平日鱼肉乡里.村里有位叫王少的穷秀才,决定要斗斗这个笑面虎.猜灯谜
有一年,元宵将临,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花灯,王少也乐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灯节的晚上,王少打出一顶花灯上了街.只见这花灯扎得又大又亮,更为特别的是上面还题着一首诗.王少来到笑面虎门前,把花灯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围看,笑面虎也忙挤到花灯前,见灯上题着四句诗: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笑面虎一看,只气得哇哇乱叫:“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喊着,就命家丁来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咋见得是骂你呢?”笑面虎气呼呼地说:“你那灯上是咋写的?” “这不是骂我是骂谁?”王少仍笑嘻嘻地说:“噢,老爷是犯了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一想:可不哩!只气得干瞪眼,转身狼狈地溜走了.周围的人见了,只乐得哈哈大笑.猜灯谜
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打灯虎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清人制猜灯谜的情景.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