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篇孙中山之后的历史名人的评论 2000字左右 分是有的 急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23:47:55
来一篇孙中山之后的历史名人的评论 2000字左右 分是有的 急用

来一篇孙中山之后的历史名人的评论 2000字左右 分是有的 急用
来一篇孙中山之后的历史名人的评论 2000字左右 分是有的 急用

来一篇孙中山之后的历史名人的评论 2000字左右 分是有的 急用
大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理想社会观,也是一种最高层次社会理想的政治设计.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实现中华民族“大同、小康”之社会理想,其间经历了艰难的探索.邓小平在1979年首次提出“小康”奋斗目标后,具体阐述了小康社会的内涵,描绘出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小康社会思想体系.他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高度,揭示出小康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在经济建设上找到了实现大同的正确途径,以其独特的“共同富裕”使中国数千年来的大同理想有了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邓小平强调要建立小康社会,首要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小康社会应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邓小平指出,首先“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 他认为,“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 其二,小康社会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阶段.他提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 其三,通过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可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见邓小平把小康社会同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解释,明确了建立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方针政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样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使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与现实实践得到了有机统一.
  其次,邓小平认为要建设小康社会,还必须要实现“共同富裕”,消除两极分化.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正确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他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首先明确了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我们的目的是共同富裕”.在此邓小平既没有用传统的“大同”概念,也没有用外来词语来表达社会主义的目的,而是用“共同富裕”来表达,找到了实现“共同富裕”达到大同之境的正确途径.“共同富裕”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民众的普遍“均平”心态,又超越了传统的大同思想,是当代中国大多数群众的共同愿望.
  再次,邓小平还强调小康社会是一个整体全面的社会形态概念,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指标.1983年2月,邓小平在与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列举六个方面具体描绘了小康社会的状态,即人民的吃穿用等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人均住房达到二十平方米、就业问题基本解决、人口不再外流、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可以自行安排、人们精神面貌改变与犯罪减少等等.此后,邓小平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论述了小康社会在宏观管理、各项体制的完善、科学教育投入、精神文明建设、各地区平衡发展、国际地位提高等方面的内容.他提出,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争取和平的外交环境;必须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以实现国内的政治稳定.同时还强调,要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必须保持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方针政策长期不变.“如果这些都变了,我们要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在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就没有希望了.”以上说明,他所描述了小康社会既是我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又要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的综合概念,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一个完整科学的社会形态.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从党对现代化理论的认识历程来看,是对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和创新.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提出四个现代化设想,从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看缺乏具体的道路设计和战略部署.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康社会”的新概念,确立了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这是党的现代化思想的理论发展和升华,反映了党对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清晰.邓小平还指出它对坚持社会主义理论不动摇的意义,他强调,实现小康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穷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这不仅可以使人民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也可以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之后,邓小平更加强调,中国实现了小康社会,就会无可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是坚不可摧的,到那个时侯人民就会看到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就能够出现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同时他还指出,实现小康社会时,“国家的力量真正强大起来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会大大不同了.” 中国就可以对人类作出更多和更大的贡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真正实现中国人民的历史追求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道路的统一,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为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大同找到了现实的可能性.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小康社会,已经摆脱和超越了自然经济的局限,具有现代社会文明的性质.历史已经证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而且必将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大同情结相统一的壮丽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