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赵匡胤和弟弟怎么都当上皇上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8:25:24
宋朝的赵匡胤和弟弟怎么都当上皇上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宋朝的赵匡胤和弟弟怎么都当上皇上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宋朝的赵匡胤和弟弟怎么都当上皇上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宋朝的赵匡胤和弟弟怎么都当上皇上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您这个问题很复杂,至今都是史学界的疑案之一.我仅仅把现在比较主流的说法给您罗列一下,仅供参考,毕竟这种历史谜案咱们没有亲身经历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啥样的.
关于宋太祖传弟不传子这个事情,作为正史的《宋史》是这样解释的: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据说是他们生前曾约定三家轮流做皇帝,有赵匡胤,赵光义和柴家,只不过赵光义没遵守诺言而已,
但是,在史学界同样有“斧声烛影”的事情,说赵光义害死兄长,篡夺皇位,有密闻写到赵匡胤死前见的最后一个人就是赵光义,有人看见蜡烛下他俩的影子投在窗纸上,好像在争吵什么,然后光义慌忙出了房间,赵匡胤从房间里紧接着出来,用手拄着斧子,赞在雪地里大呼,有人依稀听到:他喊“好做!”(也有说法是“是你……”)第二天就驾崩了.这就留下疑案来了,赵匡胤的“好做”到底是“你做的好事!”的意思还是“好好干!“的意思这没法解释,但就有赵光义杀兄篡位的说法了.
还有更离奇的说是赵匡胤打下后蜀之后抢了孟昶的老婆花蕊夫人,很是宠幸,但是后来有一天,赵老大把赵老二和这个花蕊夫人堵在了床上,赵老二慌乱之下拿斧子砍死了他哥哥,自己当了皇帝.要我说说这个故事的人就该烂舌头,如果把赵匡胤换成隋文帝杨坚,赵光义换成隋炀帝杨广这个故事仿佛就在眼前了···
我比较相信第一个说法,但不相信赵匡胤会这么听他妈妈的话,估计赵光义也没少做了篡权夺位的准备,不然也不能这么顺利地登基.要知道赵光义是跟着太祖打过天下的,和那些骄兵悍将还是有一些同袍之情的,而太祖的儿子们在之前却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所以实力当然比不上赵光义了.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只有合理推测.
【完全手打不易,】

这个是有名的历史疑问之一: 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借“陈桥兵变”黄袍 加身当的皇帝,按照习惯,他应该传位给他儿子, 可是他的弟弟赵匡义有野心,趁着宋太祖生病的机 会逼迫赵匡胤,两人吵起来。吵些什么,外边人不 知道,躲在外边远远地看,只看见蜡烛影子摇摇晃 晃,有人影来回动,听有斧头把儿着地的声音,这 就是有名的“烛影斧声”。没多久,宋太宗宣布宋太 祖死了,临终嘱托由宋太宗即位,“烛影斧声”千古...

全部展开

这个是有名的历史疑问之一: 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借“陈桥兵变”黄袍 加身当的皇帝,按照习惯,他应该传位给他儿子, 可是他的弟弟赵匡义有野心,趁着宋太祖生病的机 会逼迫赵匡胤,两人吵起来。吵些什么,外边人不 知道,躲在外边远远地看,只看见蜡烛影子摇摇晃 晃,有人影来回动,听有斧头把儿着地的声音,这 就是有名的“烛影斧声”。没多久,宋太宗宣布宋太 祖死了,临终嘱托由宋太宗即位,“烛影斧声”千古 之谜,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破解

收起

赵匡胤乃堂堂一大皇朝的皇帝,然而赵匡胤死後,其皇位却不是传给其子,而是其弟赵光义,话说赵匡胤又不是没有儿子,难道这就跟孙策传位於弟孙权一样,只求一心为家族办事吗?这不免让世人对赵光义皇位的正统性产生了疑窦。


一般人对赵光义的皇位一定会有以下两个疑问。


  1. 赵匡胤的死跟赵光义是否有关系?

  2. 赵匡胤的皇位为何不传子只传弟?


第一点,已经很难证实了,只能由“烛影斧声”这段故事推测一二,在《宋史》对於赵匡胤的死没多加著墨,只记载著:“癸丑夕,帝崩於万岁殿”,这天,正是公元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死在万岁殿。


然而在宋神宗时期的文莹和尚的著作《续湘山野录》中,曾有记载“烛影斧声”的故事,原文是文言文,以下是经本人翻译过:


  赵匡胤和赵光义未发迹时,曾与一道士於关山、河川游玩。那道士没有真名实姓,自称混沌,有时也自称真无。每次没钱时就会摸摸口袋,越摸越多。三人每次聚在在一起,都会喝得烂醉如泥。道士口中总是会哼著生善之歌《步虚》,他的歌喉隐约间都会透著清微的声音,有时一、二句中,有如微风飘飘,只有匡胤、光义听得到,只听见说:“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道士醒来後,两人追问他,道士就说:“喝醉说得话,怎能当真?”到匡胤即位为帝时,已经是公元960年2月4日。但这道士已经失踪了,匡胤下诏於天下各地找这个道士。有人说在轩辕道(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东南),也有人说在嵩山、洛水之间。十六年後,已经是公元975年了,匡胤在上午九点至十一点祭祀除恶之祭,来到了西边沼泽,只见昔日那名道士在树下喝醉坐著,笑著对匡胤说:“别来无恙。”匡胤大喜,赶紧把亲信喝退,匡胤怕道士又逃走,急著在那里住下,与道士再长谈,一如往日,两人畅饮。匡胤对道士说:“朕想见您很久了,没别的事,朕只想再问问朕的寿命还有多长?”道士说:“如能平安度过今年十月二十日(11月25日,然而此处记载跟正史有误差,赵匡胤应该是死於11月14日,也就是农历十月十五日才对)晴天晚上,可在多活12年。不然,要马上另有安排才行。”

  匡胤再留道士,要他来湖泊旁的匡胤後苑。苑中的官吏只见道士睡在树枝尾端的鸟巢之中,道士只住数日就消失不见了。匡胤从此记下当天的话。到了当天晚上,匡胤在太清阁望著四下的气场。到傍晚时是天晴,星光明灿,匡胤心里很高兴。忽然阴霾四起,天气马上有了变化,马上下起了雪与冰雹。匡胤移驾下阁後,急著传召钥匙开阁门,召了开封王赵光义前来,他就是後来的宋太宗。

  光义被召入匡胤的卧室中,与匡胤对饮。匡胤的宦官、妻妾全部退下了,他们只能远远见到蜡烛的影子,光义有时席地而坐,一副为难的样子。喝完後,宫中时鼓打了三下,已是三更(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大雪盖了宫殿屋顶上有数寸,匡胤拿了一支斧头给光义挑雪,对光义说:“好好做,好好做!”马上解开腰带要就寝,打呼声有如打雷一般。当天晚上,光义睡在匡胤卧室内,到隔天清晨时,皇宫周围所设的警卫庐舍都没有半点声响,然而匡胤却已经驾崩了。光义在匡胤灵柩前接受皇帝遗诏,即皇帝位。赶在天亮之前,到登明堂宣布遗诏,结束後就大声痛哭,带著亲近的臣子帮匡胤遗体穿上玉衣,再看看,玉衣颜色温润光亮有如刚洗完一般。


以上这段“烛影斧声”不免有点怪力乱神的味道,本人愚见,只看出三点


  1. 老和尚神通广大,被作者暗示著是神仙。

  2. 整个故事好比匡胤极为迷信,也为了这个迷信,有如安排後事一般。

  3. 这个故事除了第二点之外,有好似光义似乎有预谋一般。


而第2点和第3点间,是有冲突的,但以这个故事中,第2点较为合理,因为光义事先不知匡胤会传召自己,所以这个原版的“烛影斧声”比较偏向怪力乱神这块。


然而在宋朝称霸当代历史界的司马光却对“烛影斧声”这段故事做出了反驳,被他记载在《涑水纪闻》中,以下是在下翻译过後的译文:


匡胤灵柩推出时,才是四更(半夜一点到三点),孝章皇后宋氏(匡胤皇后)派太监知会匡胤信任的太监王继恩召秦王赵德芳(皇四子)。王继恩认为匡胤想传位给晋王赵光义,所以不告知赵德芳,直接跑到开封府去找赵光义。後来王继恩又遇到太医程德玄,就告诉他匡胤驾崩之事,於是跟他一同去晋王府找赵光义,找到後,告诉他一切。赵光义大惊,犹豫而不敢去做,说:“我需要跟家人商量。”进去後,很久都没出来。王继恩催促光义说:“若拖太久的话,皇位就是别人的了。”马上跟光义冒著大雪要进宫门,却被拦了下来。王继恩要光义在皇宫周围所设的警卫庐舍等著,说:“晋王您先在这等著,让奴才先跟他们知会一声。”程德玄说:“要嘛就直走,干嘛等?”马上跟光义进入寝殿中。宋皇后听说王继恩已到,还说:“德芳来了吗?”王继恩说“是晋王来了。”宋皇后见到光义後,感到震惊,急忙对光义说:“我母子的性命,就托付给晋王您了。”光义哭泣说:“共享富贵,不是问题。”程德玄後为封疆大臣,但个性摊蓝,所以仕途不顺,这也是光义优待宽容才有的事。


以上这段故事呢,是比较把赵光义推向正统,最吃亏的无非是那名宋皇后,被描述得见风转舵。


然而这两则故事,其实说真的,都比较偏向赵光义是正统的,这也可能是作者都是宋朝人的关系。尽管如此,赵光义谋杀赵匡胤的嫌疑却不能消去,毕竟赵匡胤年仅五十,事先也都没有病徵,然而赵匡胤仅存的皇次子赵德昭、皇四子赵德芳,在赵光义即位後,德昭被逼自杀,德芳很快就巧合的英年早逝。实在令世人怀疑,存在著“光义非仁主”的印象。


虽然这两则故事偏向野史,但很多历史学家却还是存在著匡胤是被杀的疑案,而不是受这些野史所辅佐,是真的有这可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