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佛法 II 佛教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4 05:48:55
我所理解的佛法 II 佛教是什么?

我所理解的佛法 II 佛教是什么?
我所理解的佛法 II 佛教是什么?

我所理解的佛法 II 佛教是什么?
佛教就是一群人在一起修习佛法的团体.
在佛教这个社团里,互相之间的关系大概有两种,一是师生关系,一是同学关系,这和在学校里学任何一门手艺是一样的.先行者指导后行者,后行者们互相扶持.
这里的关键是,学佛法不是学知识,而是通过佛法改变自己的心态,增加幸福感.如果学佛法,广读经书,熟知各宗派的理论和讲学方法,熟知佛法代代相传之流承,熟知各位大师的生平、思想和轶事,那是一个佛教理论家,不是佛教徒,因为懂的再多,也不能消弭你内心的苦痛,不能使你幸福.所以,学佛法,读经书,目的不是搞清楚书上在说什么,而是通过读经、参禅、问答这些手段,找到适合自己的去除烦恼的办法,每个人的烦恼各不相同,没有普适的方法,各人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而经书什么的,只是用来帮忙的工具而已.
那么经书上都说了什么呢?佛法的方法是“去除烦恼,明心见性”,经书中八成以上的部分就在说两件事:一是描摹明心见性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二是讲去除烦恼的一些办法.经书是以文字为载体的叙述,佛法说,文字是工具,理解了含义后,文字就可以不要了,不可以执着于文字,执着于经书,那叫着文字相.所谓“见性”,“性”是什么样的,没有人能说得清,就像说“黑夜是什么样的?”,谁能说得清呢?语言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只能在语言的能力范围内尽力地描摹,但不论怎样描摹,都是窥豹一斑,从每一个角度去说,唯有进入了黑夜,才能完全地体验到黑夜是什么样的,唯有达到明心见性的状态,才能体验到自性是什么样的.既然如此,已成佛法的人花那么多精力描摹自性的状态又有什么意义呢?反正未成佛法的人看了也不能真的体会到.它的意义不在正面,而在反面:如果你的体验和佛祖描述的一致,你未必就成佛了;如果你的体验和佛祖描摹的不一致,那你必然还没有得道.所以,它不能为你证明,但能为你证伪.
关于自性的描述很多,比如自性“不生不灭”,就是说它就在那里,不是从以前没有,怎么生出来的,也不会在什么时候就消失掉.很多关于自性的描述都是用的否定词汇,为什么呢?因为自性本质上是什么都没有的,什么都没有,怎么立论呢?立论不易,驳论反而就容易了.自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方不圆,不明不暗,无头无尾,等等.这些,和老子说的“大道混混沌沌”其实是一件事.
难以立论,也不是绝对不能.对于自性,佛法中最根本的立论叫做“一”,就是说“一”是真理,“二”就不对,当然三四五六七就更不对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所有对立的概念都是假象,宇宙的真理、人的本性中,是没有任何对立的概念的.一个重要的例子是“善恶”,善和恶是对立的概念,它们是假象.所以六祖常说“放下善恶”.一个儿童,是没有善恶观念的,善恶观念是后天形成的,遇到问题,你去想它是善呢,还是恶呢?然后再去行事,这就错了,这就不是“但行直心”了.但行直心的意思是,遇到事,你直接去做就行了,不要思考,一思考就不对了.“一思考就不对了”,这也是禅宗的一个重要观点和修行的方法.和“善恶”一样,所有相对的观念都是假象,都不是本性使然,是后天的.所以,修行,就是要断除所有相对的观念.当然,如果你能做到“不思考”,不用理性思维,遇事直行,那就自然没有任何相对的观念在里面了.这也印证了,佛经告诉你的是什么是错的——如果你观察自己的言行,包含太多的对立观念,就知道自己修为尚浅,还未得道.
这里多说一句,所谓去除对立观念,不是用一方去中和另一方,而是将这个对立观念本身消除掉.比如说,“聪明”和“糊涂”是一对对立观念.我们平常看人,免不了在背后说“这个人聪明”、“这个人有点笨”,那么就存在一个我们自己是聪明还是糊涂的问题.有人说“聪明”好,我要做聪明人.有人说,佛法说了,聪明不好,糊涂也不好,所以我要做一个不聪明也不糊涂的人.这也不对.为什么呢?这相当于还是有“聪明”、“糊涂”两个观念,只是取了中点,不偏不倚而已.打个比方,这就像有一个坐标轴,来衡量一个人的聪明度,聪明的人要在坐标轴上取正值,你说不好,我要处在零点的位置,这样好.这不是佛法,佛法不是不偏不倚取中点,佛法是要消灭这个坐标轴!佛法的意思说:哪有什么“聪明”、“糊涂”?人根本就不存在这个属性.所以有一天,你看人的时候,根本看不见这个人到底是聪明还是糊涂,你才是真得道了.其实没有那么难,如果你回想你三四岁的时候,那时候你看到的都是你的小伙伴,大家一起玩,你心中从未想过,谁谁谁聪明,谁谁谁更笨一点.聪明糊涂的观念是后天教化的结果.所有其它对立的观念也都如此.在我们的自性中,是没有任何一个坐标轴的.
另一个关于自性的立论是,“自性本自俱足”,就是自性含万法,可以帮你解决一切问题.现在你面对问题,总是思前想后,分析判断一大堆,还是不知道怎么办.若依自性,什么事情到了面前,你自然就知道怎么办了.这个很容易理解,但行直心,遇到事情本性会自然地驱使你超某个方向走.这个容易理解,却是最难做的.难在你不信任你的自性,遇事你总习惯了要“想一想”,不想你不放心,是不是?所以,你总是更愿意信任理性,而不信任本性.仿佛理性能保护你,给你安全感.从这个角度说,修习佛法的本质是排除不安全感,增强对本性的信任,相信它能带你去真的应该去的地方.
这是对自性的描摹.另一部分是讲解怎样“去除烦恼”.这部分讲起来也不容易.为什么呢?因为烦恼是因人而异的,你有你的烦恼,我有我的烦恼,是非常个性化的,个性化的问题就需要个性化的解决办法.西方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心理咨询,一对一的,咨询师解决来访者的问题,一个特别的人身上特别的问题.禅宗其实也是这么做的.师父带徒弟,这个师父与其说是讲习佛法的老师,不如说更像是解决徒弟问题的咨询师.佛法讲有一障便有一法,障灭法除.就是你有一个迷障,我就有一个破除此迷障的办法,迷障去除了,法也就不需要了.如果障除了,还在施用那个法,就叫法执.法执是一种很普遍的执著.比如有人痴迷于念经,有人痴迷于打坐.念经是为了明白经里的内容,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打坐是为了体验活在当下的感受,之后把这种感受扩大到日常生活中去.念经和打坐,都是方法、手段,不是目的.痴迷于这些方法和手段,就是法执.好比病好了还持续不断地吃药一样.病没有了,药也就不需要了.
禅宗的师徒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师傅问:你们还有什么没有悟的,来问我,我来给你们开示.开示的方法千奇百怪,有时候说得严肃正经,有时候不说话,有时候说一句不相干的话,有时候把徒弟打一顿,等等.这些都是方法,都是药.不同的师傅对同样的情况会有不同的方法,就和不同的医生开不同的药一样.当然有时候效果好,有时候也不灵.效果好坏,即在于师傅,也在于徒弟,也在于问题本身.
一对一的,可以这样破迷开悟,可是写到书里怎么办呢?写很多案例结集,是一个办法,但毕竟案例都是特殊化的例子,不具有普遍性.怎么办呢?具有资深经验的师父,为了大家好,开始做“总结”的工作.虽然各人烦恼不同,但总可以进行一些分类的工作,然后对不同类别的烦恼提出一些基本的解决办法.这和医生医病是一样的,虽然各人的病不同,但毕竟都是人,得病也总有相似性,所以可以把病分门别类,肝炎有肝炎的治法,牛皮癣有牛皮癣的治法,等等.心病也是一样,都是人,有相似性,可以分类救治.佛经中,这件事做得非常仔细,分了很多细致的类别和针对性的治疗办法.所以佛经很多很庞杂.总的说来,心病被分为“贪嗔痴”三类.“贪”就是好的状态希望能一直好下去,比如希望永远年轻、永远相爱、永远富足、永远不生病、父母永远不会死等等;“嗔”就是不好的状态认为是别人的责任,是别人造成了自己的痛苦,不从自身内在想办法,比如穷困赖父母、失业赖社会、灾病赖老天;“痴”,痴是最糟糕的了,痴是痴迷,痴迷什么呢?痴迷于贪和嗔的状态.贪和嗔都好办,但是你要是“痴”,就麻烦了,你就一心地愿意处在贪和嗔的状态,那就谁也救不了你了.比如你失业了,就待在家每天骂社会骂政府,混吃混喝,不做任何可以帮助自己摆脱失业状况的事,觉得“这样挺好的”,那谁能帮得了你呢?只有自己想好才能好,所以痴迷最可怕.所谓佛度可度之人,这样的人是佛都无奈何的.
这里就有这样一个问题了:佛经中例举了几百种烦恼,和它们的破除之法,可是对我一个具体的人而言,我只有两三种烦恼,我只需要知道我的烦恼该怎么破除,然后依法修行就行了,其它的,对我来说是没有用的.就好像我得了风疹,我只要去医书中查看风疹怎么治疗怎么养护就行了,我不用把整个医书都读一遍.那么谁需要把整个医书都读一遍呢?学医的.谁需要把大部头的佛经都读一遍呢?和尚.“和尚”这个词,是梵文的音译,“老师”的意思.
这不是一件小事,这个问题牵涉到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分化了.佛法分大乘、小乘.小乘人只求自度,就是自己可以见性成佛就行了;大乘人,不仅自度,还要度人.现在,佛教界是把这个看得很重,比如大家说汉川佛教都是大乘佛教,也基本上都在提倡大家要修大乘,不要修小乘,有贬低小乘的意思,好像他们很自私,只知道为自己,不知道为他人.这是很大的误解.为什么呢?因为大乘是小乘的高级阶段,首先是达到小乘的境界之后,才谈得到能否再进一步,弘扬佛法.自己还没有修成,便妄图去度别人,这不是糊涂师父教糊涂弟子吗?这是很误人子弟的.所以没有得道的人,不用谈自己是小乘还是大乘,管好自己的修行最重要.这就好比一个小学生非要跟人家争:我将来是要读完博士的!你念完研究生就撤了,很可鄙!大哥,先好好学习吧,中学你未必能念得完呢.争论这些都是在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在于是否修成之后从事度人的职业.就是毕了业是不是当老师的意思.不需要所有人都当老师的.各人好好过自己的生活,不也很好吗?所以学佛之人,应没有大乘小乘的分别心.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出家和在家的.既然学佛是为了幸福,那么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应该是没有区别的,不是在家修行就不能成佛,出家的就高一等,更容易成佛.的确,能否成佛和在家出家是没有关系的.人皆有佛性,去除烦恼便能发扬佛性,重在修行,不在地点.那为什么要出家呢?出家的意思其实是立志“终生为传扬佛法做贡献”,也就是以此为职业的意思.寺庙其实是个学校,是培养佛法传承师资力量的地方.进入寺庙,和中学毕业去念师范是一个意思.念师范,就是为了学好某门功课,然后出来当老师.在寺庙,就是为了修成佛法,将来当和尚传扬佛法.当然,念师范当老师,首先得学好这门功课,自己学不会就不行,要么退学要么将来干别的.寺庙也是,在寺庙里修行,未必就能修成正果,不能成佛的大有人在,这也没关系,可以还俗,也可以将来从事一些佛教界的其它工作,这都很正常.所以,对于习佛而言,出家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俗世对此不理解,觉得很郑重,还有点神秘化的味道,这也是源自社会整体对佛法佛教的不理解,以为佛教是森严壁垒的一个独立世界,不知道其实佛法是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学问,佛法本质上不是为了僧人,而是为了劳苦大众,不是为了解脱和尚,而是为了解脱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