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毛岸英同志之墓”是题谁写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15:26:51
谁知道“毛岸英同志之墓”是题谁写的?

谁知道“毛岸英同志之墓”是题谁写的?
谁知道“毛岸英同志之墓”是题谁写的?

谁知道“毛岸英同志之墓”是题谁写的?
毛岸英是毛澤東的兒子,世人皆知﹔毛岸英早已作古,世人皆知.然而,馬革裹尸未還鄉,英魂一縷飄天外!忠骨青塚,於今何在,卻是鮮有人知了.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曾在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團工作三年.我們的工作崗位就在朝鮮的三八線上,也就是著名的“停戰村”板門店.在任期間,我和我的戰友們每年兩次專赴志願軍烈士陵園掃墓,敬獻花圈.毛岸英烈士的遺骨就沉睡在那裡,迄今已有半個多世紀了.
遙想當年,第一次為志願軍烈士掃墓的情景仍歷歷在目.那是一九七五年四月四日,也就是中國人民祭祀亡靈、緬懷親人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前夕.為了和使館的同志一起乘車去檜倉掃墓,我們從志願軍代表團駐地開城提前趕到了平壤.
使館的車隊迎著晨風和朝霞,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向東行進.車隊駛入連綿起伏的山區,志願軍代表團首席參謀、開城聯絡處處長苗杰同志指著窗外不時出現的山洞告訴我:“小武,你看,前面這些都是金礦,戰爭年代這些礦洞是我們志願軍戰士抵御美軍飛機空襲的天然防空洞.”苗杰同志當年是志願軍司令部的情報參謀,他對這一帶的地形尤其熟悉.
車行約兩小時,我們到達位於平安南道東南部的軍事重鎮檜倉郡,受到朝鮮人民軍中央護衛局副司令池京珠中將和平安南道責任書記鄭東益同志以及當地軍民的夾道歡迎.
朝鮮戰爭時期,檜倉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所在地,彭德懷司令員等志願軍高級將領曾在這裡運籌帷幄.停戰以后,朝鮮政府在附近山丘上辟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
我們沿著用條石鋪就的陵道拾級而上,一道飛檐翹角、琉璃瓦頂的陵門映入眼帘,門楣上刻著“浩氣長存”四個大字.過陵門是一座六角攢尖的碑亭,亭中石碑上刻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烈士永垂不朽”的字樣.碑亭后面巍然屹立著志願軍戰士的青銅雕像和兩組反映志願軍戰斗以及中朝友誼的大型群雕.
繞過群雕,循台階再往上走,就是志願軍烈士的墓地了.墓地干淨整潔,墓前鮮花簇簇.四周遍植鬆柏,蒼翠挺拔,顯得庄嚴肅穆,令人蕩氣回腸.這裡安葬著一百三十四名中華兒女,其中毛岸英烈士安葬在最前排的正中間.
上午十時三十分,在悲壯的樂曲聲中,中朝雙方代表向志願軍銅像和毛岸英烈士墓敬獻花圈.
朝鮮戰爭結束以后,每逢清明節和志願軍赴朝參戰紀念日,朝鮮的工人、農民、士兵和學生都要來此掃墓,告慰英靈.金日成同志生前曾二十多次來到這裡,向志願軍烈士獻花圈.朝鮮人民都知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特別是毛澤東長子毛岸英是為了他們的民族解放事業而犧牲的,因此,一年四季、年復一年,他們都在精心保護著毛岸英和所有志願軍烈士的陵墓.
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長眠在這裡的志願軍先烈們鞠躬致意,而后繞行陵園一周,瞻仰了烈士墓.最后,我又回到毛岸英烈士墓前,拍照留念,並掏出小本子作筆記:
墓碑:長方形大理石,高約一米,豎刻“毛岸英同志之墓”.
碑文: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是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同志的長子,一九五○年他堅決請求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於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
朝鮮軍事停戰委員會(中朝方面)委員陳健吾同志悄然來到我的身邊,他用濃重的皖南口音問:“小武,你在干什麼?”
“我在作筆記.有朝一日,我想寫一寫志願軍,寫一寫毛岸英.”
“那好啊,我支持你!”
“我對志願軍老前輩很有感情的,在我的親屬中、鄉親中和我所在部隊的首長中有很多志願軍老戰士,我要用手中的筆墨弘揚他們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而舍生忘死的國際主義精神,告慰長眠於異國他鄉的數以萬計的中華兒女……”
一九九七年十月,我在《老照片》雜志第四期上發表一篇題為《異域祭英魂》的短文,第一次介紹了檜倉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和毛岸英烈士墓的情況,此后,報、刊、書、網紛紛轉載,引起了較大反響.
近幾年,我通過搜集和研究相關史料,採訪當年曾接觸過毛岸英的老同志,對毛岸英的英雄事跡又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其間,我數次游訪了中朝邊境城市丹東,並沿著當年毛岸英走過的路線重走一遍,瞻仰了坐落於英華山上的抗美援朝紀念館.一件件觸景生情的戰爭文物,一個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不禁令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在志願軍老前輩和戰友們的鼓勵下,在中共黨史研究室的幫助指導下,我夙願得償,終於寫出這部歌頌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事跡、記述毛岸英烈士生命最后三十四天的紀實文學.
回首寫作這部書的經歷,從立意並一點一點地積累資料,到今天定稿已有三十多個春秋了.幾十年的心願一朝實現,我如釋重負,但又心懷忐忑,因為尚不知道尊敬的讀者們,尤其是熟悉那段歷史的志願軍老前輩,對這部歌頌毛岸英的紀實文學將作何評說.
在編寫過程中,曾採訪了接觸過毛岸英的老首長、老同志,或採用了他們的第一手資料,主要有:張文秋、劉思齊、邵華、洪學智、趙南起、柴成文、杜平、任榮、楊鳳安、楊迪、楊大群、楊志明、董安瀾、裴善卓等﹔參考借鑒了新聞界、出版界、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邸延生、郭智榮、毛新宇、孫佑杰、吳紀學、徐焰、徐京躍、王穎、王天成、王宇清、解力夫、葉雨蒙、趙志超等同志的有關作品﹔中共黨史研究室對書稿進行了審查並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作家出版社的唐杰秀女士做了大量的指導性工作,特別是我最尊敬的劉思齊同志帶病審閱了書稿並親自作序,使本書大為增色.我在此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謝意.
值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五十五周年之際,此書謹獻給深受全國人民尊敬和愛戴的志願軍老戰士.武立金二○○五年十月於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