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怎样立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19:09:27
读《论语》怎样立志

读《论语》怎样立志
读《论语》怎样立志

读《论语》怎样立志
立 志 篇展开《论语》,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部活生生的记录孔子教学生活的生动画卷,既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的严厉,也有“贤哉回也!”的感叹,又有“颜渊死…天丧予”的感伤,更有“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的亲切与温暖.\x0d纵观《论语》,没有长篇大论,没有虚张声势的空洞大道理,没有寓意深刻的典故,一切那么自然,那么随意,那么贴近.孔子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一言一语,似乎就发生在我们面前.\x0d透过《论语》,让我们感受一下孔子所营造的和谐的教学氛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论语·先进》)\x0d这段记载对对孔子似乎写得很零散,但我们对孔子的形象至少仍可以获得下列鲜明的印象:\x0d一、孔子对每个学生的能力都有明确的掌握,而且给以深切的关怀.\x0d二、孔于和学生的感情很融洽,发言时呈现出一片活泼景象.\x0d三、体现出“诲人不倦”的精神和教学方法,这也是贯穿在《论语》全书里面的精神.\x0d四、注重理想教育,对不能行其道,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有着极深沉的感慨.综合起来,给我们的形象感受,仍然是丰富而鲜明的.孔子是一个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有指导意义.让我们看看孔子是如何行教的.这一篇翻译成白话文大致意思就是:有一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老师坐着,孔子让他们谈各自的理想.子路是个急性子,不等别人发话,就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假如给我一个中等的充满危机的国家,不出三年我就能把它治理得人人精神振奋,并且懂得什么是道义!子路的理想可谓大矣!对照一下我们今天的教学,老师也注重让学生谈理想,而我们今天的学生,其理想一点也不逊于古人.学生有的说,我的理想是当某某家;有的说,我的理想是改变地球的面貌;有的说,我的理想是把地球上的人搬到宇宙的各个星球上去……总之,各种各样的理想充满了学生的想象,老师都一一肯定,而且谁的理想越大,就越会受到表扬,否则,便会被认为没有出息.我外甥女小时候是在老家跟着奶奶长大的,直到上小学时才跟我姐一起住.有一次我姐问她:“你的理想是什么?”她怯生生地回答:“我…我…,我想回老家跟奶奶一起种地!”,结果被我姐暴打一顿.现在,我外甥女大学毕业在一家金融机构工作,并没有去跟奶奶一起种地.每每谈到这一节时,全家人还笑得前仰后合.看来,小时侯的所谓理想,与学生今后的发展联系并不是很直接.启发学生立下“远大志向”,倒不如让学生解决好眼前的具体事更加切合实际一些.按说子路的理想虽不及现在的小学生“远大”,可在当时也算够可以的了吧!假如他真能有此业绩,孔老夫子应该感到欣慰才是吧!可没想到,孔子的反应是冷淡而不屑的.“夫子哂之”,只是微微冷笑了一下.接着是冉有和公西华.他俩则一个比一个谦逊,但还是没有离开“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范畴.最后,是孔子问曾哲:“点!尔何如?”曾皙没有立即回答.因为他此刻正在专心致志地弹琴,听到孔子的问话,先是“鼓瑟希”,就是音乐的声音逐渐稀落下来,不慌不忙,一曲弹奏完毕.最后,“铿尔”一声,把整个曲子收住,“舍瑟而作”.也就是说曾皙完整地弹完一曲,把瑟放在一边,然后毕恭毕敬地站起身来,回答老师的问话.\x0d接着,他谈了自己的理想:暮春三月,穿上新做的春装,陪几个成年朋友,再带一批孩子,一起去刚开冻的沂河里,把自己洗干净.然后到沂河的舞雩台上,沐着春风,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中,让自己有一场心灵的仪式,这个仪式完成后,大家就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去了.我只想做这一件事.读到这里,让人感到费解,这算做什么理想?还不如我外甥女“回老家种地”来的实在呢!可孔子对此是什么态度呢?听了曾皙的话,孔子长长地感叹了一声说:“吾与点也!”这就奇怪了,对于子路那样的宏伟壮志,不屑地“哂之”;对冉求和公西华的志向,也没有明确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对曾皙的这种理想却大加赞同,这是为什么呢?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对此有个比较权威的解读.他说曾皙的理想看起来不过是“即其所居之位,了其日用之长,初无舍己为人之意”(《四书集注》)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内心是完满充盈的,他以自身人格的完善为前提,以万物各得其所为理想.他的理想是现实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边际的.这正如“回老家跟奶奶种地”是现实的,“让人们都搬到外星球居住、当某某家”是遥远的是一个道理,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但对那些“胸有大志”的学生我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呢?我们鼓励学生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鲜少有人考虑.又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国?学生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专家提出:学生能主动捡起一片废纸,这就是爱国!谈到这里,我想起一则《三个裁缝的故事》:说同一条街上有三个裁缝,他们都很出色,为了招揽生意,一个裁缝挂出了一块招牌,上面写着:我是全省最好的裁缝;同样,另一个裁缝也挂出一块招牌,上面写着:我是全国最好的裁缝;第三个裁缝看到他俩都挂出了招牌,也挂出了一块,上面写的是:我是这条街上最好的裁缝.结果第三个裁缝的生意最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把理想定在自己最适合的范围,把眼光收回来,比纯粹的说大话更有效.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所以,我们教育学生立志,不妨把眼光收回来,放在眼下能付诸行动的,哪怕为了理想只迈出了一小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已经过去,立志要切合我们的实际,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孔子为学生营造的学习氛围是和谐的,无论是“率而对曰”的子路,还是“春服既成,浴于沂,咏而归”的曾皙,都敢于真诚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学生唯有坦露心声,老师才可因材施教;如果学生都被逼得只会讲些假大空的话,教育就会流于一种形式.关于这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博士有过这么一段评述:在今天看来,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当然,我讲这些不是说不让学生立远大志向.古圣先贤也都有远大的志向,但他们首先是站在个人价值坐标系上,了解自己的心灵愿望,然后才会立下宏图大志.而我们普通人,总是认为自己的成功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可这一天能否到来,我们为这一天的到来做了哪些准备?换句话说,你今天所做的事,是否脚踏实地向着你的理想迈了一步.这个,恐怕鲜少有人考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做到这一点,远大的理想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学生年龄小可能没有更深的体会,而做老师的是有这种体会的.那么,做老师的有责任领好学生的每一步.让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初级到高级,一步一步走向成功.